景深与虚化
15 Jun 2013整理一下我对景深的理解,很多摄影作品为了突出主题,会将主题和周围的背景分开,制造出一种浅景深的效果,如下图:
这种效果在人像摄影中更为常见,电影摄影中也很常见。
原理
通常可以看到这个说法,大光圈,长焦距,短物距,是制造浅景深的几个有效方法,所以使用手机摄像头或卡片机,就很难拍出浅景深效果,因为很难达到大光圈和长焦距,除非使用微距(短物距),才勉强可以有一点浅景深的效果。
但是这个原理是定性的,不够量化,量化的方法需要景深的计算公式,这个可以去参考维基百科,但有一些在线的景深计算器看起来会更方便,比如:
http://www.ab126.com/goju/1898.html
从这个计算器,还可以看出,除了上面三个因素,还和胶片格式有关,当然如果相机固定,胶片格式也就固定了,就可以不考虑这个变量了,下面我们就以APS film为例子(因为我的相机是APS画幅的)。
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焦距是指镜头的实际焦距,而不是换算为35mm相机的等效焦距,我们以一组标准参数为例:焦距50mm,光圈f/2.8,5米拍摄距离,这个拍摄参数在APS画幅相机上差不多正好是全身人像比较合适的距离,在计算器中计算一下,就可以得到了1.43m的景深,而这个景深就很明显的具有浅景深的效果了。
对比
很多人问 APS画幅机器上,35mm和50mm镜头哪个更容易浅景深,按上面原理来看自然是50mm,我们可以再算一下35mm焦距的景深,35mm, f/2.8,5米拍摄距离,得到的景深应该是3.12m,看起来果然比50mm镜头大了很多,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简单的,因为35mm镜头,视角大,继续用5米拍摄距离的话,人像的比例要小很多,所以如果要达到和50mm焦距镜头类似的全身人像放大比例,大概要在3.5m的拍摄距离(5 * 35 / 50)就可以,这样再算一下,景深就是1.46m,就和50mm镜头几乎一样了,那样的话,为什么大家还说长焦距浅景深呢?
原因在于虽然景深是一样的,但50mm镜头的透视效果和35mm镜头差别比较大,50mm镜头下的远处背景物体要比35mm镜头下更大一些,虚化的效果也就更强烈,也就是在同等景深的情况下,50mm镜头得到的背景虚化效果更强烈,这让很多人看成是景深更浅了,看看下面两张照片就明白了,前一张是35mm,后面的是50mm:
预览
相机在构图时光圈时全开的(保证足够亮),因为在拍摄之前是看不到实际成像的景深效果的,部分相机因此有景深预览按钮,按下后可以按设定的光圈预览景深的效果。
结论
通过对比,基本可以得出,同一个机器上,如果对焦对象的放大比例相同,光圈也相同,景深基本上是一样的,但同等景深的情况下,不同焦距的镜头因为透视的原因,得到的虚化效果是不一样的,长焦的虚化效果更强烈一些,也就有了长焦距浅景深的说法。